上海鸿文国际职业高级中学德育研究小组在工作中遵循“用文化的方式,发展有灵魂的教育”原则,以“文化育人,和谐发展”为着眼点,努力使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内化为德育新格局的主线,坚持依法治校、以德育人,树立学校“大德育”的管理理念,秉持德育科研为先导。我校德育工作已趋规范化、系统化、科学化。在职业学校德育实践中, 真正形成了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环境育人的良好格局, 鸿文品牌已近形成。 一、在德育实践中,构建“鸿文德育摸式”的理论体系 鸿文职校在十几年的德育实践中,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,经过精心筹备,十余人的辛勤努力,《鸿文德育模式——上海鸿文职业高级中学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》一书已于07年整理成集,全书共五个部分、二十一章、近一百五十万字,文集首先阐述了鸿文德育模式产生的原因、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,着重指出:鸿文德育模式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原则,以行为规范为原点,以 “训”“导”相辅为手段,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,以行为养成到品德内化为过程,以制度为保障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。特别强调:鸿文德育模式是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思想的。其中,最突出的方面有以下几点:一是鸿文德育模式强调实践性。鸿文德育模式中的一切教育形式,包括行为规范教育、学生自我教育、典型示范教育等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,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,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,也逐步养成健康的道德行为规范。二是鸿文德育模式强调集体性亦即社会性,认为在社会活动或集体活动中才能促进道德的成熟和人格的形成。鸿文德育模式强调学生通过集体和社会活动,通过与师长、学友、亲属、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处理,丰富、扩展道德的内涵,从学生的自我教育到行为养成和品德内化,都是在学校和社会这一大环境中完成的,加快了道德学习的过程,加速实现了道德升华。 学校被确定为《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》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基地。 二、在军政训练中,鸿文成为“东方绿舟”的一面旗帜 鸿文是一所职业学校,但这样一个群体,在鸿文独特的环境中仅仅生活学习了几个月之后,就在与区重点高中、普通高中佼佼者等一向为人们赞誉的学校中军政实践里脱颖而出,“威武、雄壮、自强、自立”的行进口号和整齐的步伐,曾多次让军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和游人瞩目,鸿文学生的整体军事素质和行为规范令人刮目相看。一位区教育局领导在各校领导参加的会议上说:一个职校学生所表现的动作的规范性、组织的有序性、纪律的严明性,竟连许多重点中学都没能表现出来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,不能不令人惊叹鸿文教育的实效性。 三、在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教育中,肥沃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厚土 (一)建校之初,训导工作内容就与上海市目前推进的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精神的契合,是扎实推进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教育的基础。 在德育管理模式上,鸿文职校在汲取上海本土教育文化营养基础上,先期移植境外职业管理模式,我校创办之初,就在教育活动中制定了详尽的“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实施计划”,十多年来,学校就是按照这个实施计划来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每一学期,每一月、每一周。 (二)以中心德育目标为线索,稳妥推进传统文化道德教育,切实贯彻 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教育。 我校在每一学期都根据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目标,确立每周的中心德育目标。以本学期为例,九月份为民族精神宣传月,设置“感恩、忠孝、家国、敬业”四个中心德育目标;十月份为我校德育教育主题强化月,设置“服从、服务、责任、荣誉”四个中心德育目标;十一月份为生命教育月,设置了“网络安全、远离毒品、承受挫折、回归理性”四个中心德育目标;每天每班都将中心德育目标书于黑板右上角以熟记在心。周五,各班以中心德育目标为班会主题,召开班会,讨论阐释,学生在周记上对中心德育目标进行理解诠释。每月每班再以板报的形式针对中心德育目标进行集中宣传。以此立体合围,其效果不言而喻。 四、在严细管理中,具体实施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 (一)学校领导坚持依法治校、以德育人。鸿文领导重视道德教育的境教、身教,重视教师自身职业精神、道德伦理的培养。认为学校主体行为的规范,也是育人成功的关键。 (二)建全相关制度,对班导师的“师德,师责,师效”进行量化考核。强化激励机制,根据考核结果,进行奖惩,有效的调动了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。与此同时学校经常组织教师研讨,进行个案分析,提高教师“导”的能力和水平。 (三)加强学生自主管理。辅导学长是由高年级选派、各方面表现优秀又热心服务同学、担任低年级各班辅导员的学生。他们的任务是辅助班导师在课余时间到班级维护秩序及环境清洁;管理辅导班级事务,约谈班内违规同学,纠正其行为;反映同学意见。担负起值勤、检查、督促、服务的责任。 (四)注重细节管理。学校规定学生离开座位后要把椅子推到课桌下面。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“举手之劳,与人方便”的利他利群观念;规定学生任何饮料必须喝完,塑料杯叠在一起,铝箔包装压扁,金属罐清洗压扁并依垃圾分类放置,不可任意丢弃。”如此要求,让学生对如何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有了清晰的认识。 五、 在教育活动中,促进校园和谐及提升学生素质 (一)积极参加“温馨教室”创建活动。结合职校学生特点,力求为师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,能够让学生减少学习的压力、增进彼此的友情、提升良好的人文素养。学校积极参与“温馨论坛”等探讨“温馨教室”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各项活动。 (二)定期进行安全疏散演习。学校高度重视国防、民防教育。每学年都进行两次防火疏散演习和灭火训练,进行安全知识教育。为加强师生防灾抗灾意识,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防护自救能力。 (三)促进家庭、学校、社区的良性互动。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,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辐射功能最强,因此首先要抓好学校这一核心。伦理道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。因此常通过家长会等形式,明确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责任。鸿文学校还十分重视社会机构在德育中的作用,整合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教育力量,相互配合,发挥三管齐下、三头并进、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教育效应。2017年 开展了以“传递爱心、温暖夕阳”为主题的敬老爱老系列活动,被评为宝山区“优秀组织奖”。 (四)以多种方式进行生命教育。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,同时还是各种教育形式的最终指向。学校确定十一月份作为“生命教育活动月”。每学期学校利用广播、板报、主题班会、朗诵、演讲等形式,开展预防爱滋病教育、毒品预防教育、环境教育、青春期教育、网络安全教育、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,充分利用重大节日、纪念日活动、仪式教育、学生社团活动、社会实践活动、《鸿文月刊》等多种载体,开展生命教育活动,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爱心的真谛。 (五)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,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。其中篮球社、棋艺社、街舞社、动漫社、烘培社等社团组织已形成特色。2017年篮球社荣获宝山区中学生“社团新秀”称号;我校有每年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活动的传统,例如爱国歌曲比赛、学校文艺比赛、征文比赛、爱国歌曲比赛、广播操比赛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与效果。
|